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培训>其他培训>列表

第5期中青年教师英语强化班线上教学进行时——吴冰老师《中国文化》课程反思

发布日期:2020-03-30    点击量:

​    


    本学期受命承担了第5期中青年教师英语强化班中国文化课的教学任务。 线上教学准备阶段,组建了班级中国文化QQ群,上传了相关学习参考资料、参考书目等。线上教学三周,努力将课程群打造成英文交流学习园地。

第一次课,请学员老师们进行简单自我介绍、课程学习目标简介;大家讨论对这门课的理解和期许,什么是文化,如何学文化,为什么要学习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等。引导大家用英文阐述自己对文化,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理解。老师们踊跃发言,提出自己对文化的见解,并联系实际,表达对传统中国文化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的看法。老师们还就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的情况,表达出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自豪。在比较了几位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之后,接下来我提出问题,请大家反思:我们真的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吗?而后引用当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·特·霍尔(1914-2009)的论述:“文化隐藏的东西远比它揭示的要多。奇怪的是,它所隐藏的东西,最不容易被它原创居民发现。多年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,我们真正要做的,不是去理解外国文化,而是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。”之后接着请大家想一想,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思想的表达?是用美丽的诗行表达出来的。很快就有老师联想到苏轼(10371101)的诗行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我在提供着两句诗行的英文翻译之后,顺势和老师们分享:1. 作为中国人我们该多么自豪:我们的祖先,在早于西方人一千年时, 就用优美的诗歌语言表达出来具有同等深度哲理的思想。2. 霍尔的篇章和苏轼的诗行都告诉我们,有时跳出环境本身,可能会更好地看清环境。跳出自我的框框,获得不同的文化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。文化可以通过比较和反思进行学习。3.老师们即将出国访学深造,远离祖国,在国外的环境中,可能不光会对别国文化产生直观体验,而且会对祖国文化进一步加深理解,来自不同视角的理解。要很好地完成这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,首先需要能够更好地掌握英文,学会用英文表达自己,表述中国文化。

在讨论过程中,我与学员老师们用英文进行真实的观点互动,并对老师们的相关英语表达提出修改建议。

下课时,给学员老师们留下作业: 1. 阅读与欣赏: 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翻译的《论语》片段;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的朱自清散文《春》;(结合39日上课当日所处时节)惊蛰节气习俗英文简介(附有韩愈诗《早春》及其英译。)请老师们阅读赏析中英双语版本,并摘录自己喜欢的话,写下评析。2. 填写有关跨文化交流学习调查问卷(英文)。3. 观看学习相关MOOC课程。


第二次课,英文简介中国概况。以当代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文章片段及一个2分钟中国印象视频为引子,展开讨论和介绍。课后请大家继续阅读费正清那篇作品全文,承上启下,为下一次课中国历史简介做准备。(提出问题:如果文中提到的郑和下西洋被延续下去,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是否会有所不同?)课后作业的另一部分是请大家准备讲稿,模拟在一国际研讨会上简要介绍中国。

第三次课,英文简介中国历史。上课伊始,首先请老师们展示自己的中国简介。聂鹏、胡世超、林新三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祖国、家乡进行了英文简介。交流之余,我对学员老师们的英文表述,包括遣词造句、发音习惯等提出了建议。然后开始屏幕分享,英文简介中国历史,鼓励老师们习得课件内相关基本英文表达,也共勉大家进一步多阅读,包括外籍学者写的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献。这次课上大家也触及讨论了新冠疫情对国人、对世界文化影响。课后作业包含复习、《美丽中国》及中国历史文化片段英文配音、《女娲补天》英译。

课程QQ群也为作业的课后讨论提供了便利。学员老师们积极参与、互帮互学,赋予课程更多活力。例如,软通学院聂鹏老师每次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,还用心提出思考问题及学习困惑。问题的提出和讨论,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大家的英语学习。比如就有关韩愈诗歌《早春》的英文表达的问题(Its the best time of a year late spring tries in vainWith its capital veiled in willows to outvie, 通过讨论,大家对英语与中文表达语序的不同、连接词的省略等方面,都加深了理解。胡世超老师、林新老师也比较积极地在群里与大家分享、讨论作业。在课件出现失误的时候,赵天宇老师及时提醒。

反思这三次课,感觉第一次课大家课堂讨论、互动最为热烈,讨论的参与度最高。后面两次课,牵涉到中国概况、中国历史的英文表述,不知是否因为这些英文表达介绍和解释占时偏多,挤掉了一些讨论的时间。课堂是否需要进一步翻转?

线上上课方式,第一次主要是使用QQ语音和文字分享进行交流,第二次、第三次加上了屏幕分享。感觉这几种方式各有千秋。QQ语音和文字分享虽然相对慢一点,但现阶段是否更利于学员老师们增加讨论参与度,也便于回放和反思?线上教学技术方面我还有待提高。

作为任课教师,青年博士菁英班的陪练员,深感如果能更好地调动所有学员老师的学习热情,使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后练习,那效果可能会更佳。这方面我还需要改进。    


地址: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编: 330013 电话: 0791-83813850